關鍵詞:外資
A股市場近年來頻繁上市的現象引發了廣泛爭議,葛衛東的怒批更是點燃了這場輿論風暴。他直言不諱地指出,A股市場上搞一堆不需要錢的公司上市,結果卻是讓國外投資者都不愿意與我們玩耍了。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現
第一:首先,今天外資呈現了大幅度的涌入,僅今天早上收盤北向資金就凈流入了74億元,這樣的大資金流入,難道又證明外資看好A股了嗎?我看這背后真的是有非常多的關鍵因素。比如說今天漲幅榜首中的半導體和軍工,這很明顯,今天晚上
大盤探底回升,成交額跌破7000億
北上資金繼續凈買入95億元。
外資買入力度不及內資拋售,
所以A股連續下跌三日。
又由于這兩股資金看法完全相反,
所以A股的下跌不流暢,
三個交易日加起來也只跌了0.4%。 如果這兩股資金一
今日指數出現沖高,由于金融板塊今日集體熄火影響,不管是個股還是指數都受到拖累,直接被重錘了。金融板塊中今日保險指數下跌超2%,券商指數和銀行指數下跌逾3%,上證50下跌超1.5%。拖累市場下行,上證指數一度失守3500整數關口
今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開盤后展開震蕩,盤中小幅回落后一度跳水。不過隨后金融股迎來集體上行,帶領指數快速走高。此后,金融股再次拉升,金屬類品種也展開上攻,再次推動指數上行。盤面上,鋼鐵板塊大漲領銜,有色金屬、銀行
作為A股市場行情的重要風向標,外資資金的凈流向往往具有一定的參考影響。在最近一周時間內,外資資金接連呈現出持續大額凈流入的跡象,繼前兩天外資凈流入創出單日凈流入新高后,近日再度出現了掃貨百億以上的現象。外
【盤面回顧】周三A股三大指數開盤漲跌不一,可降解塑料概念領漲。盤中,指數走勢分化,證券、保險板塊強勢,生物制品、疫苗概念走高,汽車、碳中和概念股大幅回暖,造紙、乙醇、氟化工等化工板塊表現活躍;醫美概念回調,視聽器材、
深度挖掘核心競爭力和長期發展前景的優質公司
●
●
資本市場30年在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的輪回中逐漸走向成熟,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投資者結構的變化。中國資產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正在從散戶主導的市場向機構主導的市場
上周歐美等股市繼續走高,連續刷新股市歷史高點紀錄,但另類的A股依舊選擇獨立走勢,全周表現仍然全球墊底。 滬深300指數上周下跌1.37%,連續第二周收低,恒瑞醫藥上周跌11.60%,對指數拖累最大,而股王貴州茅臺上周收漲1.73%,對指
昨日收評說今日大盤可以收向上反抽下跌中繼性陽線(不一定是一根,也可以是陰陽交錯的幾根);那么大盤向上反抽的目標位在哪里呢?根據60分鐘周期TD體系預測,大盤反彈的目標位應在3455點和3472點。
牛來以來,大盤第一波回落低
昨天滬指收漲逾20點、創業板指數收跌逾34點。早市A股小幅低開,二胎概念受消息刺激大漲,農業板塊集體走強,但茅臺、寧德時代繼續走低拖累指數下行。所幸順周期板塊延續強勢,金融股出現護盤,大盤止跌回升。早市指數跌幅收窄
內容摘要
外資總持股量vs興業銀行股價: 2018年至今外資呈現波動加減倉買入與賣出興業銀行的交易行為。除2019年6-10月,2020年7-10月外,其他時段均為買入時段。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興業銀行的股價呈現小
A股迎來2021年開門紅,1月4日,大盤全天單邊上行,滬指站上3500點,兩市成交額時隔近兩個月再次超萬億元。不過,當日北向資金凈流出5.42億元。
回顧2020年,北向資金總計流入2089.32億元,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測算,若再加入通過QFI
自2003年QFII開始投資A股市場以來,外資機構捕獲了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等大牛股,部分機構斬獲了數百倍的收益。近日,多家外資機構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了他們如何像偵探一樣,從上市公司的蛛絲馬跡中還原公司的真實面貌。如
一上市就頗受關注的金龍魚(300999)近日持續走強,12月16日盤中一度漲8.7%至82.49元,再創上市新高,市值超4400億元。在A股市值排名上升至第19位。在大市值個股中,除了海天味業這個細分領域的“醬茅”外,消費股中或又誕生一個
A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大 外資增配A股大勢所趨 明年繼續關注海外流動性溢出 配置上輕行業重個股 判斷“造車新勢力”走多遠為時尚早 判斷估值應看投資維度 動力電池看龍頭 沒有必要現在布局燃料電池 從全球行
大盤風向
今天市場整體氛圍看,市場熱度大幅降溫,個股普跌,漲停板數量大幅減少,跌停板數量明顯增加,賺錢效應極差。
美股大跌令市場情緒轉弱,大資金出逃則加重市場跌幅。今天指數跌幅較大,但量能沒有明顯放大,說明經過持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