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帝股份居然還有財經媒體發布文章洗白
我們可以看見背后利益集團多么的利欲熏心。
劉姝威昨天發評論,說的直白太狠。我們簡單陳述一下:大致的意思就是她說這種行為如果村里面認為是合理合法的,那么中國股市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中國股市何時能讓廣大投資者分享到上市公司發展的紅利呢?
劉姝威很厲害的,當年藍田案就是她爆出來的,A股的打假斗士。
監管層說不違規,但違不違法還有待商榷,因為我們的《證券法》里的第36條就有明確規定:在限售期之內的股票是不能流通賣出的。
大常委會的中國證券法是上位法,證監會頒布的任何與之抵觸的條款都是非法和無效的,應該立即廢止并啟動問責程序。
所以我認為這個規則90%的概率會修改。
昨天晚上看到《路透社》說高層節后可能會對市場進行整頓。
目前新股大幅溢價發行+轉融通融券做空,這套玩法都已經形成利益產業鏈:
上市首日博弈資金頂高開,機構包銷的籌碼賣出吃高開利潤,融來的籌碼做空吃整個下跌段的利潤,收益能翻好幾倍。
大股東還可以賺融券利息,打新者給一口肉吃,三贏。
那么誰是代價呢?
這還用問,任何一天買入的投資者,其中絕大部分都會成為血包。
咱們要知道,除屈指可數的優秀基本面成長股外,99%股票不產生財富,股市只是財富的搬運工,有人賺錢就一定有人虧錢。
我們建議:
一,倘若允許融券做空,券源就必須公開可得,且對所有人開放才公平,這是一種制度公平,這是股市良性運作的根基。
改變券源只掌握在券商手里,設置門檻,資源壟斷必然催生腐敗和不公正違法違規的套利行為。
二,改革新股發行機制,例如:競價發行制度全額預繳,取消詢價機制,競價發行就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就是給投資者一個底價,就是定一個底價。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可以實施存量發行,就是原始股東拿出手里面所持有的股權。來給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這樣總股本不會變化,但引進新的股東,那大股東的股權也可以做到稀釋。
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
因為A股要這么玩下去,毀掉的只有自己,近3年來瘋狂擴容2000只股票,已經面臨天量的減持,未來再繼續擴下去,以現有散戶中小投資者那點血包根本不夠吸的,港股已經出現這種情況。
不能讓利益集團成為資本市場毒瘤,繼續侵食老百姓的理財積蓄。
更何況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目的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結果卻演變為大股東瘋狂減持的屠宰場,一把就能賺一輩子的錢,誰還有心思搞實體?
完全適得其反!
最后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
若干年后,回憶起今天的絕望,我們是否會有所感悟和收獲?
猶如我現在總是回憶起2014年那些慘淡的日子,2018年年底那些慘淡的日子。
那些絕望的日子后不久,市場都進入了轟轟烈烈的上漲周期。
但是面臨本輪市場底一樣會經歷血雨腥風,
對于沒有交易能力的投資者定投上證50指數,切不可以冒進偏離規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是我們個人看盤總結,以及分享盤面思路,盤后功課記錄,不做任何個股推薦,更加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按此操作,盈虧自負,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本文“A股制度漏洞不堵,拐點就不可能來臨。”由壹米財經整理發布,歡迎轉載收藏,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壹米財經】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